民國94年7月1號,勞退新制上路,規定雇主必須每個月為勞工提繳退休金,提繳率不得低於6%(一般企業都是用最低6%提撥),同時也開放個人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提繳率不得高於6%,但參與率一直不高;近幾年隨著退休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慢慢開始聽到坊間有建議參與自提的聲音,今天就花點時間來認識一下勞退新制以及自提的利弊囉~
有新就代表一定有舊,所以聊新制之前先稍微帶大家認識一下勞退舊制。這個規範於勞基法的勞退舊制遊戲規則非常簡單,分別是請領資格、年資計算以及投保薪資計算。
首先,請領資格只有以下三種:
1.同一家公司服務滿25年
2.同一家公司服務滿15年且年紀55歲以上
3.同一家公司服務滿10年且年紀60歲以上
至於年資計算,前15年算2個基數,後15年算1個基數,最高只能領45個基數;
最後則是投保薪資,是用退休前6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
假設一位勞工在同一家公司服務滿30年,退休前6個月平均工資是15萬,勞退舊制下可以領到45X15萬=675萬的退休金。
很漂亮的數字吧!可是很不幸的,絕大多數的人看得到吃不到,原因大家應該也發現了,舊制最大的問題在於成就退休條件都必須在同一家公司,這樣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台灣企業的平均餘命只有13年,很多時候不是勞工不想幹而是老闆玩不下去了;第二、因為這筆費用是雇主的成本,所以公司若想要精簡成本一定會從這些對象下手裁員;因此民國94年7月1日實施勞退新制,若還在原本公司服務的人,可以有5年的時間決定要繼續維持舊制或是舊制保留改成新制,目前全台灣勞保人口1040萬左右,擁有舊制的勞工還有90多萬,其中純舊制只剩20多萬,其他的都是採用新制了,接下來就來談談新制吧!
新制與舊制最大的不同在於從DB制(確定給付)制改成DC(確定提撥)制,不再受限於同一家公司,雇主每個月為員工從薪資當中最低提撥6%至員工在勞保局開立的個人退休金專戶裡,就算員工中途離職了也沒關係,換到下一份工作新雇主可以繼續提撥。遊戲規則如下:
請領資格:
年滿60歲。
若年資小於15年,領一次金;若年資大於15年,可選擇領年金或一次金。
若年資小於15年,領一次金;若年資大於15年,可選擇領年金或一次金。
年資計算與投保薪資:
每個月雇主幫員工提撥的6%,交由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代操,累積到退休時看投資績效決定可領回的金額。
假設一位勞工工作滿30年申請退休,30年下來的平均月薪落在8萬,這樣一年公提的總金額是8萬X12X6%=5.76萬,假設投資報酬率是3%,可以算出退休時累積的金額是282萬(註一),如果這30年同時自提6%,那30年後可以領到564萬的退休金,感覺跟舊制也沒有差太多;不過這裡必須強調,能領到這樣的數字是建立在3個重要的假設前提之下:
1.假設平均月薪是8萬,但實際的計算方式是要把每一個月的薪水X6%X報酬率然後累加30年,以現在台灣的薪資環境,要能領到這麼高不容易,況且絕大多數老闆只會用本薪去提撥,很多所得用別的名目來發,這樣要衝高6%的提撥金額就更困難了。
2.假設報酬率是3%,報酬率一直是很多人不願意參加勞退自提的最大因素,因為長期以來對政府操盤的印象就是投資績效不彰,下表是勞退新制從上路後至今的每年收益率,若從民國94年算到107年低,總收益率是31.49%,平均每年的報酬率只有2.25%。
3.假設有參與自提,但實際上目前有參與自提的人數大約50萬(7.6%)。
因此若把上面的例子稍微改保守一點,假設平均月薪落在5萬,平均報酬率為2%且沒有參與自提,這樣退休的時候累積到的金額大約149萬;重點還沒講完,前面有提到投保年資滿15年以上可以選年金,年金化的計算方式是用退休當時帳戶累積的金額當本金,國人平均餘命當作年期,兩年期定存利率做折現,若一樣用上面的案例,假設這名勞工目前60歲,退休當下帳戶裡有149萬,平均餘命是84歲,2年期平均定存利率為1.054%,這樣可以算出每一個月可以領到的月退金將近5,800元(註二),而且最長只給付到84歲,活超過84歲就要吃自己了,這就是勞工目前第二層退休金的現況囉。
過去DB制,由於需要精算,我們會擔心破產領不到的問題;
至於DC制,採隨收即付的概念,因此沒有破產的問題,只有夠不夠用的問題囉~
接下來幫大家澄清兩個迷思,關於勞退新制自提6%可以抵稅以及保證收益的概念。
迷思1.自提6%可以節稅?
的確,政府為了帶動政策的效果,常常會用節稅優勢來鼓勵。假設我是所得稅繳40%的人,勞退用最高月薪15萬自提,這樣一年提撥的金額是15萬X12X6%=108,000,這筆錢不計入所得課稅,等於立馬省下108,000X40%=43,200元;若用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分析,每個月投資9,000元,1年後的總金額變成108,000+43,200=151,200,年化報酬率有61%(註三);就算用一般普羅大眾,月收入5萬,所得稅率5%來計算,年化報酬率也有將近9%(註四),所以自提能節稅的優勢是絕對存在的,只是還要考量到這筆錢到未來60歲之前是幾乎沒有辦法提前動用(除非死亡或是重殘),因此一般會建議等可支配所得高一點或是距離退休時間近一點再考慮自提囉~
迷思2.保證收益
有些人可能從報章雜誌或是電視名嘴得知勞工退休金收益有不得低於當地銀行兩年期定存利率的規定,如有不足由國庫不足,這邊要幫大家釐清一下保證收益的迷思,我們就用上面勞保局的資料來計算。假設一名勞工從民國94年加入新制,做到民國107年共14年申請退休,這14年的累積報酬率是之前有算過是31.49%,相較於14年來用保證收益來算的累積報酬率是22.17%來的高,所以會採用實際收益率來計算,民國97年的報酬率是用-6.599%,並不是像很多人所想的,97年的報酬率會用保證收益2.6494%來計算喔!會用保證收益來計算只有一種狀況,那就是如果這位退休勞工14年下來的實際收益率假設是20%,低於14年來用保證收益來算的累積報酬率22.17%,這個時候才會每年用保證收益率提撥,但換句話說民國98年的收益率是11.8%就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囉~所以簡單來說,以後看到新聞說今年勞退又虧了多少,平均每個人帳戶損失多少錢,其實看看就好,因為實際報酬要等到退休的時候才會結算囉!
總結以上,退休金是個人在理財目標中最重要的規劃,因為除非人生太早離場,不然不論有錢沒錢,總是會面對退休的一天,有做規劃跟沒做規劃,未來絕對大不相同。以勞退新制而言,如果可支配所得越高以及邊際稅率越高的人越適合參加自提,但考量到這筆錢是完全不能提前動用,萬一在累積過程當中有急用或是有別的財務需求需要完成,這筆錢是完全無法週轉的,因此建議年輕族群可以考慮自行規劃定期定額買基金、存股或是儲蓄險來規劃;另外參與自提OK,但是60歲要請領的時候,強烈建議整筆領出來不要進入年金,因為一旦年金化,政府是用牌告定存利率折現24年給付給你,如果是這樣我把錢領出來自己去保險公司買一個即期年金,效果也比這樣好太多了喔!
有些人可能從報章雜誌或是電視名嘴得知勞工退休金收益有不得低於當地銀行兩年期定存利率的規定,如有不足由國庫不足,這邊要幫大家釐清一下保證收益的迷思,我們就用上面勞保局的資料來計算。假設一名勞工從民國94年加入新制,做到民國107年共14年申請退休,這14年的累積報酬率是之前有算過是31.49%,相較於14年來用保證收益來算的累積報酬率是22.17%來的高,所以會採用實際收益率來計算,民國97年的報酬率是用-6.599%,並不是像很多人所想的,97年的報酬率會用保證收益2.6494%來計算喔!會用保證收益來計算只有一種狀況,那就是如果這位退休勞工14年下來的實際收益率假設是20%,低於14年來用保證收益來算的累積報酬率22.17%,這個時候才會每年用保證收益率提撥,但換句話說民國98年的收益率是11.8%就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囉~所以簡單來說,以後看到新聞說今年勞退又虧了多少,平均每個人帳戶損失多少錢,其實看看就好,因為實際報酬要等到退休的時候才會結算囉!
總結以上,退休金是個人在理財目標中最重要的規劃,因為除非人生太早離場,不然不論有錢沒錢,總是會面對退休的一天,有做規劃跟沒做規劃,未來絕對大不相同。以勞退新制而言,如果可支配所得越高以及邊際稅率越高的人越適合參加自提,但考量到這筆錢是完全不能提前動用,萬一在累積過程當中有急用或是有別的財務需求需要完成,這筆錢是完全無法週轉的,因此建議年輕族群可以考慮自行規劃定期定額買基金、存股或是儲蓄險來規劃;另外參與自提OK,但是60歲要請領的時候,強烈建議整筆領出來不要進入年金,因為一旦年金化,政府是用牌告定存利率折現24年給付給你,如果是這樣我把錢領出來自己去保險公司買一個即期年金,效果也比這樣好太多了喔!
註一、PMT=5.76萬,N=30,I/Y=3%,CPT FV=282萬
註二、PV=149萬,N=24,I/Y=1.054%,CPT PMT=69,855,69,855/12=5,821
註三、PMT=9000,N=12,FV=151,200,CPT I/Y=5.08%,5.08%X12=61%
註四、PMT=3000,N=12,FV=37,800,CPT I/Y=0.75%,0.75%X12=8.98%